新闻图片背景图片高清(殷俊:新闻资讯APP发展动态、创新与趋势研究)

wufei123 发布于 2023-11-07 阅读(783)

当前国内的新闻资讯APP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即传统媒体通过APP这一新媒体载体进行内容的传播与议题的建构,延续其专业性与权威性优势,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资讯APP;二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互联网门户网站的移动化应用,即依托其庞大的用户基数与信息海量的优势,进行新闻传播,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增强用户黏性,扩大品牌辐射力,如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新闻资讯APP;三是泛资讯背景下,围绕新闻信息聚合与服务用户的新媒体应用,即本身并不具备新闻采编与信息生产能力的新媒体应用,通过多维渠道聚合新闻资讯,利用智能算法进行针对性分发,以此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ZAKER等新闻资讯APP。

本文将从这一分类出发,分析这三类新闻资讯APP在当前发展运营中呈现出的创新特点与发展趋势一、新闻资讯APP发展新动态(一)流量提速降费,推动可视化进程新闻资讯APP的产生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其产品内容形态不仅要受到内容供给方风格与用户需求方喜好等主观因素影响,同时还要受到技术、市场、政策等客观性因素的影响。

李克强在2018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的要求这一举措意在推进我国数字化网络进程,为建设网络强国助力,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也在2018年陆续贯彻执行这一要求。

三大运营商的提速降费,一方面降低了作为流量需求端的新闻资讯APP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加其使用、停留客户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于供应端而言,相较于文字,可视化的图片视频更容易吸引与留存用户注意力,提速降费能有效推动图片、短视频等易耗流量的新闻形态在新闻资讯APP中更好地呈现。

央视新闻等多家新闻资讯APP已开始加强平台视频打造功能,结合图片、音频、文字等传统新闻资讯形式,推动多媒体融合技术在新闻资讯APP中的应用及可视化进程(二)用户需求变化,带动内容形式革新新闻资讯APP既是新闻资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载体,同样也是一款市场化产品,在把握新闻原则与正确价值导向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对资讯形式等可变元素进行调整。

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数据显示,在2018年第1季度新闻资讯APP用户偏爱的新闻资讯形式中,图文占比高达60%,视频紧随其后,以视音为主的H5应用与直播也占有一定比重根据用户对新闻资讯形式的偏好程度,传统类新闻资讯APP在报道中也逐步走向突破转型。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资讯APP大力创新多媒体报道形式,以短视频、H5、GIF动图、音频等多种形式对两会重要议程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受到了广泛好评,强化了央视新闻资讯APP在移动互联网场域内对重要时事新闻的话语权及新媒体舆论中的地位。

这也说明了传统新闻机构打造的新闻资讯APP仍有较强竞争力,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专业性、权威性优势的情况下,加大技术投入,与新的媒介形式、互联网思维进行对接,革新其叙事逻辑与资讯形式,提升整体竞争力(三)相关部门整治,算法与价值观碰撞

2018年4月,为依法规范传播秩序,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天天快报四款新闻资讯APP被工信部责令从各大应用商店下架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网信办就曾针对今日头条与凤凰新闻资讯APP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续传播低俗色情信息等问题分别约谈了两个平台负责人,责令其停止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对四大新闻资讯APP的下架整治是互联网内容领域加强监管风暴的延续,相关部门的整治规范,主要围绕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的侵权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非新闻单位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不得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

也就是说,除了传统媒体的手机新闻资讯APP,门户网站与聚合型新闻资讯APP并没有采编权,主要是通过大数据与网络抓取新闻,因此在转发或重编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版权纠纷二是导向的偏差这种偏差的造成,一方面是市场环境下的手机新闻资讯APP的逐利性,其盈利与变现均需要围绕平台自身流量来实现,部分新闻资讯APP将自身完全定位于市场化产品,过分强调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市场导向代替价值导向,过度追求眼球新闻与流量,背离新闻准则;另一方面是过分依靠技术算法带来的推荐偏差。

不可否认,将智能算法应用于新闻资讯APP能更高效精准地实现内容分发,但在技术还未成熟前,完全依托算法推荐功能并不能实现对内容的把关与监管,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所遵从的并非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在日渐规范的互联网监管环境下,把握好内容防线与价值观导向,是各类新闻资讯APP长久立足的核心。

二、 当前新闻资讯APP发展重点与创新之处(一)内容创作扶持:重视短视频领域在信息繁杂的互联网时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用户的注意力通过优质内容有效吸引、留存与转化用户注意力是新闻资讯APP运行与发展的关键。

但优质新闻内容的生产并非易事,尤其是对门户类与聚合类新闻资讯APP而言,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传统新闻媒体而言仍有不小差距,加之不具备采编权,使其在提供原创优质信息方面存有局限因此,各平台纷纷加入内容创作扶持,以期获得更多优质资讯。

从早期局部的供稿给酬,到今日头条的“千人万元”,再到百度新闻的“向内容生产者分成100亿”等,集中资金鼓励内容创作,各新闻资讯APP对优质内容的重视是不变的,但优质内容的形式随着用户的需求在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短视频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对于新闻资讯APP而言,短视频能够很好地起到吸引与留存用户注意力的作用。

以今日头条为例,卡思数据显示,短视频已成为今日头条用户打开客户端的最主要行为进入2018年,今日头条将内容补贴方向做了大幅度调整,其重点不再是单一的图文原创内容,而是倾斜于短视频领域腾讯新闻也提出专项投资重点孵化100个精品短视频栏目的方案。

(二)新闻机器人写稿:人机协作重效益新闻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它以互联网与大数据为依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信息采集并将其录入数据库,根据对应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加工,程序化嵌入新闻稿件风格模板,代入“5W+1H”的新闻要素生成新闻信息。

在信息繁杂的互联网时代,新闻机器人在对海量数据抓取分析的精准性与实时监控报道的及时性方面有人工所无法企及的优势,国内外各新闻资讯APP也相继投入新闻机器人进入部分领域的新闻生产(见表1)表1  国内外部分新闻机器人

数据来源:人民网研究院正如表1所示,传统类、门户类与聚合类新闻资讯APP机构均设有新闻机器人,主要功能是写稿和编辑,主要领域是财经、体育与灾情预报财经类新闻通常有大量的数据、图表需要整理,既耗费大量的人力,还存在数据出错风险,而机器人可以凭借成熟的运算能力避免这一风险,并且高效生成新闻。

体育类新闻则格外强调实时性,这也正是机器人写稿的优势所在如2018年世界杯首场比赛结束后,封面新闻的机器人“小封”随即发出稿件《切里舍夫梅开二度  世界杯揭幕战俄罗斯5-0大胜沙特》,内容包含该场比赛的详细过程、关键进球、换人、违规与技术统计,并配有5张俄罗斯选手进球的动态图,实时将这一比赛结果向用户推送。

机器人写稿的核心优势在于快而准,但在现阶段,机器人写稿的领域与能力仍十分有限,并不能替代人工新闻的编辑生产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作是必然趋势,各新闻资讯APP在投入使用新闻机器人时应充分了解其优势,合理分工,实现生产高效化,协同提升整体效益。

(三)媒体间融合:打造传播矩阵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主动向新媒体技术靠拢,实现转型突破的同时,扎根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应用也在积极寻求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共同打造传播矩阵例如ZAKER新闻资讯APP在2018年开展的“区域融媒体”战略,着力布局地方市场,但作为聚合类新闻应用,ZAKER在原创、独家、优质新闻内容上有着天然劣势。

因此,它在发展中主动开展媒体资源的外部融合,拥抱传统媒体,目前已与30座城市的当地传统媒体达成战略合作双方通过内容、技术、渠道等多维度的资源交换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与共赢发展媒体融合也不仅仅限于内容和技术层面的融合,还包含平台内部资源的融合。

以腾讯新闻资讯APP为例,其发展特色在于将腾讯新闻、腾讯视频、QQ与微信公众号等资源与渠道进行聚合,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多场景、多层次的阅读体验,提升新闻品牌的整体传播力与影响力另外,大数据与智能算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媒体间融合。

经过大数据的采集与算法分析后,能为不同类型的新闻资讯APP打造不同形态的内容并进行有效分发,把内容价值发挥到最佳而内容上的融合也会进一步促进媒体间的相互联动,打破行业壁垒[1]三、国内移动新闻资讯APP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深耕内容:技术的迭代与新闻本质的回归当前移动新闻资讯APP行业用户规模已日趋饱和,整体增速放缓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发展策略应从粗放式的吸纳用户逐步过渡为留存与深度转化用户价值其关键在于平台是否能持续满足用户的资讯信息需求与保持用户黏性。

一方面,新闻资讯APP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及时跟进时代技术与用户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可视化进程中对AR/VR等技术的应用,AI人工智能进程中对新闻机器人写稿、智能分法技术的跟进另一方面,新闻资讯APP本质上是新闻信息的载体,无论外在技术如何更迭,其承载的始终应是新闻本身。

加之在竞争激烈与市场信息饱和的情况下,用户对新闻资讯内容的质量要求正日渐提高,平台在未来的建设中应更加注重回归新闻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新闻资讯APP在发展中存在的内容问题,也影响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同质化信息催生用户对原创信息的需求,虚假新闻催生用户对权威可靠信息的需求,信息窄化催生用户对新边界资讯的需求。

因此,有新闻专业功底的传统媒体类新闻资讯APP在下一轮的竞争中,仍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关键在于将其原创的、优质的内容与平台技术实现更好的对接而对于门户类与聚合类新闻资讯APP而言,除了把握好自身在用户量、分发上的优势,在内容方面仍须回归到新闻本质,未来的建设中应更加注重内容,构建平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构造流程:编辑分发+算法分发+社交分发编辑分发是传统新闻机构所采用的主要传播形式,尽管传播载体由报纸等传统媒体介质转型为移动APP,但仍保持着中心分发逻辑,新闻编辑掌握了信息传播的决策权这种分发形式的优势在于有较强的专业背景,能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对关键信息进行把关,有效保障新闻资讯的内容质量。

但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编辑分发中心扩散的“千人一面”自主传播模式,很难满足读者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而社交分发与算法分发则是主要围绕用户需求的资讯平台供给模式算法分发是聚合型新闻资讯APP的最主要传播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用户使用互联网的行为信息被全面记录化、数据化、分解化,包括习惯使用的时间、场景、频次、内容喜好偏差及与之对应的行为方式等主观感性经验都能被数据量化在收集记录这些数据后,通过智能机器算法进行推送,能实现“千人千面”的传播效果。

社交分发是基于人与人的强连接或弱连接关系进行的信息扩散,是通过人际圈层联系来实现信息分发的传播模式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流向是跨圈层的,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编辑模式的中心传播和算法分发模式下的视域茧房问题,而社交关系强弱的程度,也会直接影响社交分发的传播力与传播价值。

对于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新闻资讯APP而言,平台有微信、QQ和微博等成熟的社交应用,使其在社交分发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传统类和聚合新闻资讯APP,也正在逐步自我构建与拓展自身社交分发渠道如今日头条开发了社交媒体产品“微头条”,在智能算法分发的基础上,新增了社会分发的机制,用户不仅可以参与内容生产,还能借由该平台进行互动,培养粉丝,建立社交关系,实现社交圈层内的资讯流动与信息的多元化分发。

编辑分发、算法分发与社交分发有各自明显的优势与不足,新闻资讯APP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实现各自的突破与长久可持续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某种特定分发模式,而应恰当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提升整体传播力。

(三)升级品牌:从丛林法则到BSSM模型战略新闻资讯APP发展的前一阶段更多是围绕生存与竞争展开,尽可能地抢占市场与吸纳用户流量,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中淘汰了部分无法契合用户与市场的产品但丛林法则的生存逻辑是在各项体制法规政策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粗放式扩张,这也使得新闻资讯APP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马太效应,即用户流量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巨头,形成垄断。

从长远来看,对新闻品牌整体实力的塑造与生命力的维持埋下了隐患现代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是具有公共性的传播,必须对公众与社会承担与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2]随着各项市场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新闻资讯APP在下一阶段应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价值导向,从粗放到精耕,打造自身品牌,实现对用户的留存与价值转化。

在升级品牌的过程中,可借鉴管理学中BSSM模型战略,它是对品牌的综合评价体系,涉及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及实际影响范围等指数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逐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升品牌认知美誉度现阶段新闻资讯APP中的内容资讯较为混杂,存在许多博眼球的低质内容。

在鼓励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同时必须适度提高准入门槛与监管要求,以质为基,正向提升品牌影响力二是垂直细分打造品牌矩阵,扩大品牌实际影响范围从粗放到精耕,新闻资讯APP应更加注重精品的打造,对红海领域深入挖掘,对蓝海领域开拓创新。

做好垂直细分,满足用户个性化、针对性的信息需求的同时,整体规划与布局品牌矩阵,全方位开放式进行品牌建设三是融入社交元素,增强用户黏性,提升品牌忠诚度,这是实现从吸粉到留存的关键步骤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新闻资讯APP的品牌建设融入社交元素,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黏性,有助于将普通用户转化为优质用户,有助于稳定用户。

通过社交行为强化用户黏性,而这种黏性反过来又会增加用户对新闻资讯APP使用的依赖感与习惯感注释:略[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大数据集成运用基本规律研究”(2016WT11)、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媒体融合教学的传媒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建设研究”(173088)、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媒体融合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YJG15309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传媒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编辑 zgbjwx

投稿方式:来稿请寄杂志社电子邮箱(zgbj@vip.sina.com)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邮编:100120编辑部电话:010-58582287发行代号: 国内82-594 国外BM-1746

每月10号出版定价:人民币10元/期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宝骏汽车 新闻9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