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 SQL 执行计划
执行计划是数据库优化器生成的,它描述了数据库将如何执行查询的步骤。分析执行计划对于识别查询性能问题和制定优化策略至关重要。
步骤 1:获取执行计划
根据不同的数据库系统,获取执行计划的方法不同:
MySQL:使用 EXPLAIN 语句 PostgreSQL:使用 EXPLAIN (ANALYZE, BUFFERS) 语句 Oracle:使用 EXPLAIN PLAN FOR 语句步骤 2:确定查询类型
执行计划的第一行描述了查询类型,如:
SELECT:数据检索查询 INSERT:数据插入查询 UPDATE:数据更新查询 DELETE:数据删除查询步骤 3:检查表扫描
寻找 TABLE SCAN 表示全表扫描。这可能表明需要创建一个索引来优化查询。 检查 EXTRA 列中的 Using index 指示是否使用了索引。步骤 4:分析连接
确定连接类型(如内部连接、外部连接)。 检查连接条件以确保其正确且高效。 使用 ON 关键字而不是 WHERE 关键字进行连接以确保优化器正确使用索引。步骤 5:评估表连接顺序
查询执行的顺序对性能有重大影响。查看执行计划并确定表连接的顺序是否最佳。
步骤 6:识别列顺序
在连接中,表的顺序决定了连接使用的列。确保列顺序与预期的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全表扫描。
步骤 7:查找计算成本
执行计划中包含 Rows 列,表示优化器估计查询返回的行数。
较高的 Rows 值表明查询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需要优化。 较低的 Rows 值表明查询相对高效。步骤 8:考虑索引覆盖索引
检查 POSSIBLE_KEYS 列以确定可能有助于查询的索引。 如果 KEY 列显示 Using index_name,则表明正在使用索引覆盖索引,无需从表中读取任何数据。以上就是怎么分析sql的执行计划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知识资源分享宝库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搬运,
仅限用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
E-mail:dpw1001@163.com
发表评论